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26日05版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社会各领域发展的主题。为了更好实现这一国家愿景,职业教育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新使命,以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为突破口,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技术人才培养与技能型社会建设为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
职业本科对接高质量发展战略:
以高水平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在“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能够极大程度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增强职业院校承接新型技术的转化和使用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服务我国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能够优化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布局。一方面,在京津冀、长叁角、珠叁角广泛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能够引领区域内产业布局,与已有职业院校形成差异互补的发展态势,并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在中小城市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能够为中小微公司的发展助力,提升中小城市的产业活力和经济承载能力。
第二,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可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当前,我国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普遍存在职业院校热情高涨,公司却不温不火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教育办学定位还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缺乏技术研发和转换的能动性。为此,需要诉诸国际上的典型经验,如学习德国奔驰、西门子等与大学联合开展“双元制”课程,引导我国研发型公司深度参与职业本科学校办学,如试点合资办学、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成立技术研发所等,促进新型技术转化。鼓励公司、职业本科学校、科研机构围绕核心产业开展协同创新,可以增强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第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本科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后发优势,能够针对高职专科学校和普通本科学校专业设置的不足,针对当前我国市场紧缺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等开设相关专业,通过“专业链—人才链—职业链—创新链—产业链”的五链统整,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加快建成。
职业本科教育彰显教育理性:
以体系建设服务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基本建成,但是在实践层面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职业本科学校的数量占职业高等学校数量比重仅为1.8%,招生人数占全国普通本专科学校比重仅为0.5%。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完整地接受连贯的学历职业教育。
为此,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中高衔接、普职融通、职成转化,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首先,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维护法律权威、严格落实依法办学的有力彰显。《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明确表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专科、本科层次的职业高等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为此,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落实依法办学,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能够推进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纠正教育评价唯分数的功利化倾向。一方面,深入贯彻“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业本科学校考试招生办法,继续探索多元化的分类考试制度,保障职业教育生源质量。另一方面,逐年降低职业本科学校在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招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专科学校倾斜,倒逼高中阶段落实好“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方针,确保职业教育人才供应链条的畅通。
再其次,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能够推动不同教育类型的交流合作,助力学习成果的互认转换。职业本科教育在层次上与普通本科教育和成人本科教育是对等的,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为探索叁种不同教育类型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提供了可能,也为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技术性支持和实践依托。
职业本科教育践行社会责任:
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长期以来,在“重学历轻技术”观念的影响下,大量不适合学术型教育的学生涌入普通高等教育,不断加剧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困境。在“体制偏好”的强化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高度聚集在办公室内,而制造业领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仅为12.07%,一定程度引发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学历贬值”和技术岗位“职工荒”并存的就业难题。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9亿劳动人口中,技能人才占比仅为26%,未来5年内38个新职业人才缺口将超过9000万。同样以制造业为例,制造公司中高级技术人员占比,日本为40%,德国为60%,而我国则仅为5%,这一现状与我国要大力建设的“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的发展愿景相差甚远。
技能型社会劳动力需要根据技能层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技能型人才(初级)、技术型人才(中级)和工程型人才(高级)。目前,我国工程型人才主要由“双一流”大学培育,从事工程研究与技术研发,供小于求;高职专科学校培养的人才主要集中在中间层次的技术型人才,供不应求,长期存在缺口。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能够畅通“初级—中级—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路径,提升技术技能人才整体素质,推进技能型社会的建设进程。第一,能够将技术技能“长入”经济,通过扩大高端技术型人才规模,为建设制造强国、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提供人才支撑。第二,能够将技术技能“渗入”人心,变革我国“重智轻技”的人才观,纠正学术型人才过剩与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结构比例,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与创新,缓解人才就业供需失衡的困境。第叁,能够将技术技能“汇入”生活、“融入”文化,职业本科学校的设立可以更加广泛地承担起在职员工、退役军人、城乡待业人员、残疾人等群体的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与大国工匠。
(作者:朱德全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杨磊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