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麻花果冻星空大象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念文化 >> 正文

摆质量文化论坛闭“叁驾马车”拉动内部质量提升

作者:陈寿根发布时间:2017-06-2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

“叁驾马车”拉动内部质量提升

陈寿根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欧洲形成的质量管理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质量保证体系。一般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内部体系是高等学校依据预设的质量标准,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实施诊断与改进的组织和程序系统,是教育评价的深化、结构化和体系化。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中,质量标准体系、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质量文化培育体系是基本要件,叁者缺一不可,每个体系的构建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质量标准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石

质量标准是对质量活动提出的过程规范和绩效要求。

质量形成在过程中,有了科学的过程规范,质量活动方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过程规范的价值还在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工作难以或根本无法重复,缺乏过程规制的活动难以避免质量缺陷,而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则难以挽回。质量活动有了明确的绩效要求,质量生产者和管理者方能目标如一、步调一致,质量活动方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绩效表征着办学能力和水平,在以能力和水平获取办学资源的当下,绩效决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质量标准要涵盖学校的全部工作,包括专业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科技研究、社会服务、行政管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后勤保障等都要有过程和绩效标准,这样才能实现事事有标准规范,人人依标准工作。质量标准必须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因此要厘清工作的主要环节,对每一个环节设立适宜的标准,做到输入、过程和输出标准齐全。

质量标准要综合反映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平衡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诉求,是质量治理的不二选择。因此,质量标准设计要准确理解政府、行业、公司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将他们的需求充分反映在标准里。

质量标准还要弹性与刚性结合。学术自由是大学发展历久弥新的经验,作为大学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等工作的标准,特别是过程标准必须富有弹性,否则会伤及学术自由,阻碍创新发展。当然,如果所有的标准都是定性描述,将给质量诊断带来困难,能够定量表述的标准,特别是绩效标准应当定量表述,从而既保护了学术创新,也守住了质量底线。

质量诊断与改进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

建立科学的内部诊断与改进体系,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

质量诊断与改进的主体责任落在质量管理者和生产者肩上。高职二级学院执行标准的情况应当由党政职能部门诊断;党政职能部门、教育辅助单位执行标准的情况可以安排由党政办公室、监察室来诊断,必要时邀请校外专家参与诊断。诊断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反馈给质量生产者,并指导督促其整改。需要强调的是,高职院校需要把行政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提上议事日程,没有行政人员的专业化,就没有诊断与改进的专业化,诊断的信度、改进的效度都会大打折扣。

质量诊断与改进要实时化和常态化。这就需要把握质量活动的节奏,在重要和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展开,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标准执行中的问题,将质量缺陷消除在萌芽状态,杜绝上一环节的问题连累下一环节的质量。

质量诊断与改进要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所需要的资料尽量依托信息技术传输和提供,当然,类似于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主题班团活动等适合在现场诊断的工作,应当深入到现场调查分析,以有效掌握工作的真实情形、发现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

质量诊断与改进形成的结论必须全面应用。制度经济学指出,外界的强化对养成质量习惯具有重要影响,一个人的某种行为如果受到奖励,那么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如果受到批评和惩处,这种行为便不太可能再次发生。诊断与改进形成的结论应当与嘉奖表扬、事故惩处、绩效分配、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职员晋级、干部选拔任用、先进个人和集体表彰等紧密联系起来。

质量文化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灵魂

研究表明,大多数教师对强加在他们头上的质量保证措施持否定态度,再有用的质量诊断和改进手段,如果不能和文化的变革同步并持续地进行,其结果注定是失败的。因此,唯有建立深入人心的质量文化,使师生生成主动要求改进的意愿,才是真正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对于质量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必须给予重视,否则技术这把“双刃剑”将不可避免地伤害到质量保证体系本身。

建设质量文化需要强化质量价值观教育。质量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质量价值观是其最为核心的要素,质量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师生产生引导和熏陶,使他们认同学校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拥护学校的质量制度和质量管理方式。院校可以通过质量方针和质量口号的征集、凝练、讨论、发布和大张旗鼓的宣传,把质量价值观内化于师生之心、固化于师生之性,成为他们行动的指南和判别质量行为正确与否的准绳。

建设质量文化需要畅通思想沟通渠道。要倡导领导与群众、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与被服务人员、学校与行业公司之间平等真诚的沟通,通过沟通提高人们对质量价值的认识、质量需求的理解、质量标准的领会、质量诊断的认同、质量制度的敬畏、质量问题的思考,营造执行标准讲自律、检视行为讲自省、追求卓越讲自强的质量氛围。

建设质量文化需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质量文化的培育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自组织的条件之一是要有一个小规模、具有示范效应的“基体”,以此引导和影响其他人的行为。因此,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这样的“基体”,通过挖掘、宣传、表彰质量标准执行中的优秀事迹、卓越成果、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校园内树立一批可敬可学的标杆,用先进典型教育师生,强化质量意识、弘扬质量道德、引领质量风尚。

建设质量文化需要依托制度传承文化。制度与文化互为表里,一方面,制度是理念、对象和规则的综合体,任何制度都蕴含理念,这理念就是文化;另一方面,所有文化的进化式传播都以制度变迁为首要形式,文化传播最有效的载体是制度。应当把学校期待形成的质量文化,渗透和融化在各种规章制度里,依托在制度运行中,使质量文化薪火相传,潜移默化地滋养师生的心灵。(作者陈寿根系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上一条:天美麻花果冻星空大象文化形象建设与管理规定
下一条:崇尚劳动的习近平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506号 邮编:255300

电话:0533-2828000 / 招生咨询:0533-2348111 /2342033

  • 官方抖音号

  • 官方视频号

  • 微信公众号

天美麻花果冻星空大象 版权所有